浙江首次开展业务化鱼类eDNA监测 从一滴海水探访鱼类世界

来源:浙江日报 | 2024年09月10日 17:53
浙江日报 | 2024年09月10日 17:53
原标题:
正在加载

  浙江日报讯 (记者 胡静漪 通讯员 李筱盼 李沁格) 近日,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完成对杭州湾、乐清湾等27个海洋生态监测点位的现场调查。调查采用了鱼类eDNA技术,只需从海里舀一杯水,就能知道有哪些鱼类曾在附近生活。这也是浙江省管辖海域首次开展业务化鱼类eDNA试点监测。

  “鱼类在水中生活时,来自皮肤、鳞片、粪便或其他生物活动的DNA会不断释放到周围环境中,留下蛛丝马迹。”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学教授黄备说。eDNA技术可以从水、土壤、空气等单个环境样品中提取DNA,检测从微生物到哺乳动物的广泛物种信息。

  现场,研究团队使用一种过滤仪器,搭配特殊的DNA试剂盒,可以在10分钟内过滤5升海水,实现在船载野外环境下高效采集海水eDNA。目前,研究团队正在开展后续的样品分析,经过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实验,再经测序和比对,就能确认DNA片段属于哪些鱼类。

  “这项技术具有非侵入性的优势,避免伤害生物个体,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区域进行生物监测,全面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和分布情况。”黄备说。

  此外,eDNA技术还能检测到低浓度的DNA,这意味着可以发现人类难以直接观测到的稀有物种、濒危物种,也能灵敏地察觉到入侵物种,为实施保护和防控措施争取时间。

  前期,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《2024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》要求在鸭绿江口、杭州湾、乐清湾、闽江口、北部湾试点开展鱼类eDNA监测,浙江省两个海域入选,此次调查将为全国开展该类监测、建立国家和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提供经验。

  据悉,在2023年夏季,浙江已在两个海域开展预期实验,构建了本地化的鱼类DNA条形码数据库。去年的调查共检出鱼类9目24科65属80种,鲤形目的序列数占比达到90.76%;在所有点位均发现鲫和寡鳞鱊,种级水平相对丰度占比位列前二,分别为44.18%和30.47%。

  此次调查有望于今年底形成鱼类多样性分析报告。

编辑:李健 责任编辑:丁鹏飞
点击收起全文
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
|
返回顶部
精彩推荐
正在阅读:浙江首次开展业务化鱼类eDNA监测 从一滴海水探访鱼类世界
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
手机看
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
A- A+